公众号干货问答,值得你去浪费时光
1、公众号都是日更,在做内容越做越久的时候,你们会有会不会遇到瓶颈?
会有疲倦期。但是我们内部也会有各种内容更新机制。
举个小例子,比如每周设置班长催大家“交作业”,每周大家分享自己看过的好文章,也需要写推荐理由。
文章可能不限于新媒体。其他行业的内容,书店里的纸质书,甚至是路边的广告牌和传单。最重要的是这个分享机制能让大家产生更敏感的触觉,留心观察生活中跟工作有关的一切。
2、你们团队现在多少人?如何判断一个人适合不适合做新媒体编辑?
20多人。我们除了上海,还有在北京和深圳的小伙伴,也签约了很多不需要坐班的写手。内容生产流程很严格,但工作形式很多元化。
在招人方面,我们还是希望找一些能够突破常规的创新型的人。一般面试时会问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——针对我们现有内容,你会提哪些改进建议?
我们希望对方有一些全新的观点,带来一些新的东西。并且要对这个行业有沉浸感,不停地浸泡在互联网环境中,且有非常成熟的调研思路。
就像小马宋之前说过一句话,怎么样快速的写一个好文案?就是看成千上万个好文案。做内容,勤奋是必经之路。
3、你们怎么提高读者黏性?
提升“存在感”。这是双向的。
要让她们真切感受到你的存在,去分享你的生活琐碎,你的价值观,感受到你的温度你的人格。你也要体察到她们的存在,尽可能满足她们的诉求。
比方说我们做美妆号时,每天在最后会发出问一个问题,要求在留言区告诉我「最近想看什么?」,然后会收到五花八门的留言。而点赞最高的诉求,我们争取第二天就把针对性的内容做好推送出去。
我们就像一个宠爱粉丝的“男朋友”。
4、对于刚运营公众号的小白来说,你觉得他们最需要做的是什么?
我觉得很多人刚开始做公众号,最大的困境是容易陷入“自嗨”中难以自拔,从而只有三分钟热度。
首先一定要搞清楚做公众号的诉求,既然已经到了”运营”层面,那意味着你是想做一个受欢迎且有差异性的公众号,而非仅仅为了自己记录私密生活。
那么,给受众提供“价值感”是首要因素。
价值感有很多的类型,比如提供行业干货,比如情绪和价值观传递,比如其他技能分享,乃至于做读书笔记整合信息,这都是一种价值。
但对于小白来说,一定要学会转换视角,要有同理心。首先问自己“我能给受众带来什么”,而非“我想写什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