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没有显示,且多条推送时二条以下被折叠
今日头条的业务从资讯阅读扩展到知视频、问答等版块,并加强社交功能,虽然现阶段怼的是微博,但未来仍可能影响到微信等熟人社交。由于流量和用户的快速增长,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暴增,2016年前10个月就达到预期目标60亿元,全年100亿元。今年的预期目标为150亿元,信心十足的张一鸣更是把2018年的目标设为保底300亿、冲击500亿元,2020年的营收目标是100亿美元。
一年100亿美元广告收入是什么概念呢?根据eMarketer预计,2017年腾讯网络广告收入总额37.8亿美元,仅次于谷歌、Facebook、阿里巴巴、百度和微软等五大科技巨头。腾讯想在2020年网络广告收入达到100亿美元,必须实现年平均45%的增速。而现在今日头条敢把目标订这么高,表明其成长率非常惊人,其网络广告收入正在快速逼近腾讯。
也就是说,今日头条在后面追赶的脚步渐近。腾讯与今日头条在数字广告上处于同一个大市场,今日头条的增长部分,意味着腾讯可能流失的市场机会。
因此,腾讯必须未雨绸缪,提前行动阻击今日头条,公众号变身信息流意味着巨大的广告收益,不失为一招好棋。当然,微信的信息流广告计划很可能早就在长期规划之中,只是今日头条的崛起让它提前付诸实施而已。
原“订阅号”页面需要通过“订阅号内容”再跳转
公众号变身信息流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
对于外界的传闻和求证,微信方面一直没有回应。从张小龙团队一向的谨慎作风来看,不到做完风险评测最终确定正式推出的话,是不会透露半点口风的。
如前所述,公众号变身信息流给微信带来的利好主要是两方面,一是激活、增加流量,二是信息流广告变现。公众号更贴近用户、提高阅读量和读者互动,微信则增加了现金白银的营收,看起来两全其美。
但这么做也并非没有风险,其中最大的风险还是用户的态度,多数用户能否接受这一做法。
有时候事前测试的结果未必就一定准确。常常被业界引用的例子是可口可乐:曾经它计划推出新口味,上市前撕掉标签让消费者品鉴新老两种配方,测试显示新配方将大受欢迎;但新品正式上市时却遭遇了一边倒的反对,最终不得不恢复老配方生产。在此过程中,可口可乐不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,险些酿成品牌危机。
同理,微信不太可能直接一步到位,而是会采取一贯的谨慎作法,一步步推进或区域性试点成功后再全面推广。不过,出于对用户时间和阅读习惯主导权的争夺,特别是对野心勃勃、扩张没有边界的今日头条进行策略遏制,公众号变身信息流的推出很可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,甚至是宜早不宜晚。
“取消关注”过于显眼,可能让公众号留存用户更难
后注:2018年6月20日微信更新后的公众号改版,我的总体看法:有利于提升用户关注度较弱的公众号文章打开率;降低了用户重点关注账号的权重;公众号整体的阅读将上升,信息流广告将在不远的未来被植入。
同时改版也的确引来了不少的争议,比如说置顶公众号功能的弱化、推送内容二条以下被折叠、取消关注过于方便等。这方面创作者反应要比读者更加强烈,以至于腾讯公关部总监张军在第一时间回复安抚,称诸多问题会在后续逐步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