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»  > 行业资讯

自寻死路的微信营销方式,你躺枪了吗?

发表时间:2015-03-30

微信是个很有革命性的东西,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。既然坐上了移动互联网这条大船,它的一切就必须找到大船的着力点,自己成长起来,起码不要死去。


   就营销这个方向来说,微信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威力,因为用户数实在是太大了,这种情况一般是营销人绞尽脑汁进行推广和传播,另一方面官方使劲禁止广告泛滥。就像当年的百度对搜索引擎营销人的态度那么暧昧,广告多了用户就烦了,广告少了,自己的钱就少了,这其中是需要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的。


   营销人在微信上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,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公众账号了。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在微信上掘到了第一桶金,很多商户也在闷声发财,因为这里机会实在太多。


  目前已经有很多微信公众号的大号,它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累积粉丝,当然有自己成功的运营之道。当然不成功的公众号会更多。这些运营失败的教训有以下几个:


1把微信公众号当做微博来用


  微信打败了微博,所以微信替代了微博,这简直就是错误的。无论微信怎么横行霸道,微信始终是微信,微博始终是微博,没有谁替代谁的问题。微博只是沉淀下来了,并不是没有人用了。微信跟微博相比,起码有以下两个重要区别:


  a.微信是“推送”消息,而不是“展现”信息。微信是发传单,微博是LED大电视。一个是通讯工具,一个是媒体工具。


  b.微信粉丝之间是封闭的,几乎无交集,微博粉丝之间是打通的,起码可以相互观看和评论。微信是私聊,微博是广播。微博可以利用群体造势,微信不能。


  这两点区别是非常关键的,这决定了微信是传播+互动工具,微博是传播+公关工具。当然两者功能有重叠的地方,但是很多人就是忽略了微信的互动功能。


  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浪费,因为很多用户看待微信公众号的眼光,其实就是看待一个客服的眼光,问你东西你是要回答的,不然他们会慢慢远离你,尤其是在推送功能性信息而非普通资讯时,用户的回复通常需要你做出统计。在微信上的互动其实就是在线交流,这些聊天记录是不能给外人看。就像微博上的私信一样,问题是微信只允许你私信,没别的权限。



2图文信息太野蛮


 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得太快,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匆匆忙忙投入到移动大潮中。体现在公众平台上,就是野蛮地复制PC端的内容硬塞到手机端,导致移动端用户消化不良,造成上吐下泻悲惨局面。对于微信上面的图文信息要求,我们先不谈是什么,先看看几个手机端的实际问题:


  a.移动端主要工具是手机,手机比电脑屏幕要小得多,眼球聚焦点更小,所以更加耗费眼神,用户长时间盯着手机看会很痛苦。


  b.用户静静坐下来看手机的时间很少,通常是在走路、坐车、吃饭、同学聚会、上厕所等等,都是碎片化时间,这些时间看手机,使用的是浅层注意力。


因此为了尊重这两个现实,至少要避免以下几点


  a.大段文字。看到字就头疼,往下翻得没完没了就想吐,这是很多用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字一多,睡意马上就来了,再看下去手机就掉到地上了。所以,字一定不能多,如果字多,一定要切成一小段一小段。切记,用户看手机,就像坐车看路边的广告牌一样一扫而过。


  b.没有层次感。大标题—中标题—小标题—图片—文字,这是一般人扫描网页的层次次序,如果是一坨、一块的内容,没有从大到小的结构,用户查看的时候会有没法下眼的痛苦。


  c.没有图片。一张图片就是一个故事,胜过千言万语,这在PC端就是个真理,在移动端的饥渴程度就更强烈了。没有图片,就像吃饭没有菜,塞满了就恶心着走人。


  另外,微信图文内容,不一定就是图文,语音、视频等多种富媒体可能更能让人无法抗拒。


  如果你不小心对号入座,调头转航是你唯一的生路。

案例展示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